提前对装修流程和工序进行了解
首先要了解不同的装修方式。目前流行的装修模式有三种。一是消费者买装修材料,委托工人施工。这种方式需要消费者对装修流程、所需材料和建材市场非常熟悉,而且时间充足,做到事无巨细、随叫随到。第二是“轻工辅料”,即消费者自备部分主材,如地砖、瓷砖、洁具等,装饰公司负责辅材的采购和施工,如水泥、石灰、涂料和水电改造等。这种方式相对省心,消费者可以根据经济实力和喜好去市场上选择主材。第三种是装修“套餐”,从施工到主材,甚至家具,完全可以由装饰公司“代理”,适合于无时间精力、对装修材料和工程不了解的人,这种方式花费相对高一些,选择范围也比较小。
一般在交钥匙前3个月就要开始咨询,了解材料,确定风格。从开始装修到入住,较快也要两个月,还不包括“散味儿”,应合理安排时间。充分沟通做好设计。
可以通过杂志、样板间初步确定自己想要的风格,根据房间布局和功能,确定最终方案。消费者要明确每个家人的喜好和在居室内的活动规律,以及未来家庭的变化。
消费者关于家的想法要和设计师充分沟通。
消费者要协调每个环节的衔接过程,例如橱柜何时测量、地板何时进场等。一些与物业和专业公司协调的事情,也需要房主出马。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统筹工作,使各方相互配合,避免纰漏。
中央空调安装需与吊顶工人商量,地板进场时间需要与装修工人协调,改煤气管道需按照橱柜工人的要求改,有楼梯则要考虑楼梯与地板的衔接,购买了大浴缸要跟工人讨论要不要砌浴台,大型灯具要不要打膨胀螺栓等。
谨防装修陷阱
1、“套餐装修”陷阱。从消费者对装修公司的投诉看,一些装修公司先报出较低的装修套餐,并承诺免费设计,要求消费者先交纳订金。交完订金后,装修设计人员根据上门测量结果出具的装修预算却远远高于消费者选定的套餐,消费者一旦反悔,订金将无法退回。
2、“模糊合同”陷阱。一些装修公司报价单表述较为笼统,往往只标注所用主材的品牌,并未明确注明具体型号。在同消费者签订合同时,故意隐瞒、遗漏关键环节或相关情况,使消费者在发生纠纷时难以举证。
3、“霸王条款”陷阱。工商部门提醒,业主装修之前,尽量对装修材料、工艺多做了解,不要光看价格来做决定。在选购时,尽量选购知名品牌,质量、安装、售后也会更有保障。此外,在签订合同时,要分清楚材料、工艺报价,选择正规的家装公司装修。消费者如果遇到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消费纠纷,可向工商部门举报。
了解装修细节 谨防消费陷阱
强弱电的间距这些小细节易被忽略。
老房装修已经成为家装市场的重要市场。在这些改造中,几乎都需要拆掉原有装修进行重装,大部分涉及到改变户型;还有的房子因为房龄较老,之前的装修工艺与现在不同,也给工程带来一定难度。
老房装修更为繁琐,尤其是在处理原有装修时,需要铲除原有吊顶、拆除原有瓷砖层、改变下水道位置,都需要有经验的施工工人。原有装修层拆不干净,即使新装修掩盖了原有装饰,也容易造成装修隐患。消费者二次装修最好请有经验的装修工人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知名品牌施工工地和“非知名”小品牌工地,还有个别包工头负责工地,工地质量差别比较明显。相对而言,正规的、知名的装修公司施工质量较好,工地整洁安全、现场保护得当,在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项目例如水电改造方面都比较规范,有的装修公司还有“薄贴法”、“冲筋打点”等特殊工艺,保证施工质量。而小公司和施工队的问题比较明显。例如在某工地,业主自己负责买主材,施工和辅料由施工队负责,但是施工现场电线线管质量较差,水管与电线线管的布局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消费提示:装修时,主材大多可以自行选购,而辅料的购买渠道不多,很多消费者也不了解,因此有的消费者往往对主材选购颇为上心,对辅料质量并不重视。实际上,辅料和施工决定了装修基础,如果不过关,会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不好修补。因此消费者最好选择正规知名的装修公司进行施工,一旦出现问题也有多种渠道寻求解决;而小公司、个人工队往往“行踪不定”,给维权造成困难。
装修过程中,工人的施工水平是决定装修效果的最终一环。施工水平高低其实并不神秘,在很多细节之处就可以看出,例如墙面地面是否平整、瓷砖铺贴是否有空鼓、强电弱电端口是否太近等,这些只要稍微细心,都可以看出,这也是衡量施工水平的基础环节。消费者如果发现在这些“基础问题”上施工队失误较多,那么对其他隐蔽工程更需要上心了。
消费提示:施工水平高低来自工人经验和用心程度,如今在装修时,很多公司都会根据工长的实际水平进行评比,消费者在装修时,可以重点考察工长的技艺水平,以保证最终施工质量。